發表文章 | 發起投票 | 回覆 |
棱角 《自由亞洲電台》粵語部明起停更 記者感謝受訪者信任
棱角
《自由亞洲電台》粵語部明起停更
記者感謝受訪者信任
2025年06月30日
香港政黨社會民主連線於周日(29日)宣告解散,而擁有大量香港讀者及觀眾的《自由亞洲電台》(RFA)粵語部,因被美國總統特朗普終止資助,將於明日(7 月 1 日)與其他僅存的普通話、高棉語、越南語,以及韓語服務一同「熄燈」,停止所有更新,終止近 30 年廣播,但會保留過去所有網上報道。
有身在海外的 RFA 粵語部記者們,借《棱角》平台感謝每一位受訪者的信任,「喺呢個時代仲敢向RFA呢啲「敏感」傳媒表達自己意見嘅人,佢地嘅勇氣已經絕對唔普通,值得向佢地致敬。」
「跟好多人建立咗關係,唔係一時三刻可以重建返。」
RFA 記者:感謝每一位受訪者信任
RFA 粵語部周一(30 日)香港時間中午 12 時(英國時間早上 5 時)上載告別公告,提到隨著《蘋果日報》、《立場新聞》、《眾新聞》消失,曾招攬香港新聞記者及作者加入,應對香港人對毫無審查新聞資訊的渴求。
本年 3 月 15 日,美國總統特朗普以行政。。。
曾在香港主流媒體工作,現駐英的前線記者英秀(化名),坦言 RFA 作為電台,尋找受訪者及評論時一度非常困難。
從香港移居台灣的記者一心(化名)在 RFA 粵語部服務七年多,提到原本電台著眼中國大陸人權新聞,「一開始唔太受香港人認識,認受性未夠。」
RFA 粵語部副主任(Cantonese Service Deputy Director)胡力漢,曾是香港有線電視《有線中國組》資深記者,他在《如水》雜誌訪問中提到,粵語部 1998 年成立之初,設定是傳播訊息給在香港及華南地區講粵語的族群。
2019 年,一心稱 RFA 粵語部在每場香港反修例抗爭都派出記者,而被市民看見認識;至《國安法》訂立,因其域。。。
到港人開始離散,她在台灣跟香港人聯繫更深,「比較少人關心在台港人的困難,同呢度香港人走左呢一段路。」
她強調,自己角色是與人建立關係,報道則是官方了解情況的渠道之一。
RFA 粵語部一直製作每日《粵語新聞報道》,英秀指受訪者多有顧慮具名露面,以至發聲錄音。「我就感謝每一位。。。
但他發現,近年無論是在街頭採訪「扑咪」,或冒昧致電「Cold Call」受訪者,眾人都開始認同《自由亞洲電台》的地位。
「匿名與否,喺呢個時代仲敢向 RFA 呢啲「敏感」傳媒表達自己意見嘅人,佢地嘅勇氣已經絕對唔普通,值得向佢地致敬。」
一心亦無奈笑言,RFA 由於是美國國會資助,或然身分較像公務員穩定,「咁都無必然 … 點解係被美國自己搞冧,而唔係被港共及中共政權收檔?」
RFA 粵語部的公告亦指,各大網上平台的數。。。
「最可惜是好似關係建立咗就中斷,原本我哋責任係講唔可以講既野出來。」現在她最放心不下是在台港人的困境,失去記者身分,「跟好多人建立咗關係,唔係一時三刻可以重建返。」
政府針對媒體 去年終撤出香港
去年 2 月,保安局局長鄧炳強曾點名批評 RFA 報導引述「錯誤評論」,指《23條》立法會針對傳媒,稱「如果作為外部勢力」有心抹黑的話,不論是否犯法,若以此誤導香港市民,他就必須反駁。
RFA 當時指「考慮在香港職員和記者的安全」,決定關閉香港辦事處及不再保留全職員工。鄧炳強在 6 月再指, RFA 撤離原因很。。。
無國界記者(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指對《自由亞洲電台》粵語部今日終止運作深感憤慨,由其批評美國總統特朗普聲稱「支持香港」,但削減對《自由亞洲電台》及美國全球媒總。。。
RFA 粵語部:聚散有時,正式道別
RFA 粵語部的公告提到,27年來一直堅守崗位,為香港、為全球華人社群,帶來最真實、最即時的新聞和深度報道,始終相信「言論自由的大門必須為每一位追求真相的人打開。」
《自由亞洲電台》於 1996 年 3 月 12 日成立,同年 9 月 29 日,普通話部率先向中國廣播,粵語部在 1998 年建立,最初受眾目標是。。。
公告強調,2019 年起,粵語組撥出更多資源服務香港人;撤離香港後,但仍然投入資源報道香港的實況。
隨着美國政府終止資助,RFA團隊將進一步縮減,當時粵語部終能自我正名,稱「餘下的人手會堅守至最後彈盡糧絕的一刻。」
RFA 粵語部深信,雖然其聲音將會暫時消失,但對於新聞專業及言論自由的信念將會永遠留在每一位同事和讀者的心中。
「雖然說再見總是難過,但我們相信,追求真相和自由的精神,會在大家心中繼續傳承」。
自由亞洲粵語告別讀者
2025.06.30
各位親愛的觀眾、聽眾、讀者:
聚散有時,今天終於要正式向大家道別,自由亞洲電台粵語組的旅程,到這裡劃上句號。27年來,我們一直堅守崗位,為香港、為全球華人社群,帶來最真實、最即時的新聞和深度報道。無論風雨變幻,我們始終相信,言論自由的大門必須為每一位追求真相的人打開。
隨著美國政府終止資助,自由亞洲團隊將進一步縮減,而粵語組明天(即係香港主權移交28周年)起,將停止更新新聞內容,在網上剩下的新聞,亦會變成歷史,將會長期保存。
自由亞洲電台在1996正式成立,兩年後,也就是香港主權移交後的1998年建立粵語組, 最初受眾目標是華南和全球粵語社群。到了2019年,隨著香港新聞自由面臨空前挑戰,粵語組撥出更多資源服務香港人。2024年自由亞洲電台撤離香港,但仍然投入資源報道香港的實況。
改名《自由亞洲電台香港組 RFA HK》未能成事
粵語組各大網上平台的數據顯示,自2019年開始,來自香港的受眾大幅上升,這證明香港人渴求毫無審查的新聞資訊與客觀分析。隨著蘋果日報、立場新聞、眾新聞消失,加上香港主流媒傳自我審查變得平常,自由亞洲電台粵語組變成其中一個香港人依重的新聞媒體。
由於粵語組對香港人日益重要,核心團隊亦招攬了更多香港土生土長的年輕新聞作者加入,所以我們自去年中開始便。。。
自由聲音消失、信念永不熄滅
雖然我們的聲音將會暫時消失,但我們對新聞專業、對言論自由的信念,將會永遠留在每一位同事和讀者的心中。
感謝每一位曾經收聽、閱讀、留言、分享、甚至批評的你,這段旅程因你們而精彩。是你們的支持與鼓勵,讓我們在風雨中堅持下去,見證並記錄這個時代的重要時刻。
雖然說再見總是難過,但我們相信,追求真相和自由的精神,會在大家心中繼續傳承。
珍重,再會。
自由亞洲電台粵語組
棱角編輯部
支持我們:https://points-media.com/supports/
前一篇文章
【皮毛小知識】五顏六色的英國船旗!歷史由來、真正功能、演變 (繁中字幕)
下一篇文章
社民連解散|寧化飛灰,不作浮塵 主席陳寶瑩:「被迫解散」有愧於心,鞠躬落台
相關文章作者更多文章
教育局警告勿參與美領館國慶酒會 美駐港總領事:這不是我認識的香港
中國借香港次主權外交 到美推銷大灣區
民主黨紐約市長初選 33 歲 Zohran Mamdani 出線 自認民主社會主義者 打民生牌爭年輕...
讚好
跟隨
訂閱
廣告
最新
【馮睎乾十三維度】那年深圳,一起追過我們的「女孩」
2025年07月01日
反對中國超級大使館計劃|逾百人內政部外集會表達不滿 七旬港人...
2025年07月01日
【Badiucao 巴丟草】 漫畫《台灣副總統蕭美琴:不會嚇...
2025年07月01日
啟德燈飾慶回歸 網民批提早紙紮賀盂蘭
2025年07月01日
Points Media
重點新聞
香港
中國
英國/歐洲
加拿大/北美
澳洲/亞太
聯絡我們
報料、投稿及一般查詢:
[email protected]
廣告及贊助查詢:
[email protected]
https://points-media.com/%e6%9c%80%e6%96%b0/%e9%a6%99%e6%b8%af-%e7%be%8e%e5%9c%8b-%e8%87%aa%e7%94%b1%e4%ba%9e%e6%b4%b2%e9%9b%bb%e5%8f%b0-%e7%b2%b5%e8%aa%9e-%e5%81%9c%e6%ad%a2%e6%9b%b4%e6%96%b0/
《自由亞洲電台》粵語部明起停更
記者感謝受訪者信任
2025年06月30日
香港政黨社會民主連線於周日(29日)宣告解散,而擁有大量香港讀者及觀眾的《自由亞洲電台》(RFA)粵語部,因被美國總統特朗普終止資助,將於明日(7 月 1 日)與其他僅存的普通話、高棉語、越南語,以及韓語服務一同「熄燈」,停止所有更新,終止近 30 年廣播,但會保留過去所有網上報道。
有身在海外的 RFA 粵語部記者們,借《棱角》平台感謝每一位受訪者的信任,「喺呢個時代仲敢向RFA呢啲「敏感」傳媒表達自己意見嘅人,佢地嘅勇氣已經絕對唔普通,值得向佢地致敬。」
「跟好多人建立咗關係,唔係一時三刻可以重建返。」
RFA 記者:感謝每一位受訪者信任
RFA 粵語部周一(30 日)香港時間中午 12 時(英國時間早上 5 時)上載告別公告,提到隨著《蘋果日報》、《立場新聞》、《眾新聞》消失,曾招攬香港新聞記者及作者加入,應對香港人對毫無審查新聞資訊的渴求。
本年 3 月 15 日,美國總統特朗普以行政。。。
曾在香港主流媒體工作,現駐英的前線記者英秀(化名),坦言 RFA 作為電台,尋找受訪者及評論時一度非常困難。
從香港移居台灣的記者一心(化名)在 RFA 粵語部服務七年多,提到原本電台著眼中國大陸人權新聞,「一開始唔太受香港人認識,認受性未夠。」
RFA 粵語部副主任(Cantonese Service Deputy Director)胡力漢,曾是香港有線電視《有線中國組》資深記者,他在《如水》雜誌訪問中提到,粵語部 1998 年成立之初,設定是傳播訊息給在香港及華南地區講粵語的族群。
2019 年,一心稱 RFA 粵語部在每場香港反修例抗爭都派出記者,而被市民看見認識;至《國安法》訂立,因其域。。。
到港人開始離散,她在台灣跟香港人聯繫更深,「比較少人關心在台港人的困難,同呢度香港人走左呢一段路。」
她強調,自己角色是與人建立關係,報道則是官方了解情況的渠道之一。
RFA 粵語部一直製作每日《粵語新聞報道》,英秀指受訪者多有顧慮具名露面,以至發聲錄音。「我就感謝每一位。。。
但他發現,近年無論是在街頭採訪「扑咪」,或冒昧致電「Cold Call」受訪者,眾人都開始認同《自由亞洲電台》的地位。
「匿名與否,喺呢個時代仲敢向 RFA 呢啲「敏感」傳媒表達自己意見嘅人,佢地嘅勇氣已經絕對唔普通,值得向佢地致敬。」
一心亦無奈笑言,RFA 由於是美國國會資助,或然身分較像公務員穩定,「咁都無必然 … 點解係被美國自己搞冧,而唔係被港共及中共政權收檔?」
RFA 粵語部的公告亦指,各大網上平台的數。。。
「最可惜是好似關係建立咗就中斷,原本我哋責任係講唔可以講既野出來。」現在她最放心不下是在台港人的困境,失去記者身分,「跟好多人建立咗關係,唔係一時三刻可以重建返。」
政府針對媒體 去年終撤出香港
去年 2 月,保安局局長鄧炳強曾點名批評 RFA 報導引述「錯誤評論」,指《23條》立法會針對傳媒,稱「如果作為外部勢力」有心抹黑的話,不論是否犯法,若以此誤導香港市民,他就必須反駁。
RFA 當時指「考慮在香港職員和記者的安全」,決定關閉香港辦事處及不再保留全職員工。鄧炳強在 6 月再指, RFA 撤離原因很。。。
無國界記者(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指對《自由亞洲電台》粵語部今日終止運作深感憤慨,由其批評美國總統特朗普聲稱「支持香港」,但削減對《自由亞洲電台》及美國全球媒總。。。
RFA 粵語部:聚散有時,正式道別
RFA 粵語部的公告提到,27年來一直堅守崗位,為香港、為全球華人社群,帶來最真實、最即時的新聞和深度報道,始終相信「言論自由的大門必須為每一位追求真相的人打開。」
《自由亞洲電台》於 1996 年 3 月 12 日成立,同年 9 月 29 日,普通話部率先向中國廣播,粵語部在 1998 年建立,最初受眾目標是。。。
公告強調,2019 年起,粵語組撥出更多資源服務香港人;撤離香港後,但仍然投入資源報道香港的實況。
隨着美國政府終止資助,RFA團隊將進一步縮減,當時粵語部終能自我正名,稱「餘下的人手會堅守至最後彈盡糧絕的一刻。」
RFA 粵語部深信,雖然其聲音將會暫時消失,但對於新聞專業及言論自由的信念將會永遠留在每一位同事和讀者的心中。
「雖然說再見總是難過,但我們相信,追求真相和自由的精神,會在大家心中繼續傳承」。
自由亞洲粵語告別讀者
2025.06.30
各位親愛的觀眾、聽眾、讀者:
聚散有時,今天終於要正式向大家道別,自由亞洲電台粵語組的旅程,到這裡劃上句號。27年來,我們一直堅守崗位,為香港、為全球華人社群,帶來最真實、最即時的新聞和深度報道。無論風雨變幻,我們始終相信,言論自由的大門必須為每一位追求真相的人打開。
隨著美國政府終止資助,自由亞洲團隊將進一步縮減,而粵語組明天(即係香港主權移交28周年)起,將停止更新新聞內容,在網上剩下的新聞,亦會變成歷史,將會長期保存。
自由亞洲電台在1996正式成立,兩年後,也就是香港主權移交後的1998年建立粵語組, 最初受眾目標是華南和全球粵語社群。到了2019年,隨著香港新聞自由面臨空前挑戰,粵語組撥出更多資源服務香港人。2024年自由亞洲電台撤離香港,但仍然投入資源報道香港的實況。
改名《自由亞洲電台香港組 RFA HK》未能成事
粵語組各大網上平台的數據顯示,自2019年開始,來自香港的受眾大幅上升,這證明香港人渴求毫無審查的新聞資訊與客觀分析。隨著蘋果日報、立場新聞、眾新聞消失,加上香港主流媒傳自我審查變得平常,自由亞洲電台粵語組變成其中一個香港人依重的新聞媒體。
由於粵語組對香港人日益重要,核心團隊亦招攬了更多香港土生土長的年輕新聞作者加入,所以我們自去年中開始便。。。
自由聲音消失、信念永不熄滅
雖然我們的聲音將會暫時消失,但我們對新聞專業、對言論自由的信念,將會永遠留在每一位同事和讀者的心中。
感謝每一位曾經收聽、閱讀、留言、分享、甚至批評的你,這段旅程因你們而精彩。是你們的支持與鼓勵,讓我們在風雨中堅持下去,見證並記錄這個時代的重要時刻。
雖然說再見總是難過,但我們相信,追求真相和自由的精神,會在大家心中繼續傳承。
珍重,再會。
自由亞洲電台粵語組
棱角編輯部
支持我們:https://points-media.com/supports/
前一篇文章
【皮毛小知識】五顏六色的英國船旗!歷史由來、真正功能、演變 (繁中字幕)
下一篇文章
社民連解散|寧化飛灰,不作浮塵 主席陳寶瑩:「被迫解散」有愧於心,鞠躬落台
相關文章作者更多文章
教育局警告勿參與美領館國慶酒會 美駐港總領事:這不是我認識的香港
中國借香港次主權外交 到美推銷大灣區
民主黨紐約市長初選 33 歲 Zohran Mamdani 出線 自認民主社會主義者 打民生牌爭年輕...
讚好
跟隨
訂閱
廣告
最新
【馮睎乾十三維度】那年深圳,一起追過我們的「女孩」
2025年07月01日
反對中國超級大使館計劃|逾百人內政部外集會表達不滿 七旬港人...
2025年07月01日
【Badiucao 巴丟草】 漫畫《台灣副總統蕭美琴:不會嚇...
2025年07月01日
啟德燈飾慶回歸 網民批提早紙紮賀盂蘭
2025年07月01日
Points Media
重點新聞
香港
中國
英國/歐洲
加拿大/北美
澳洲/亞太
聯絡我們
報料、投稿及一般查詢:
[email protected]
廣告及贊助查詢:
[email protected]
https://points-media.com/%e6%9c%80%e6%96%b0/%e9%a6%99%e6%b8%af-%e7%be%8e%e5%9c%8b-%e8%87%aa%e7%94%b1%e4%ba%9e%e6%b4%b2%e9%9b%bb%e5%8f%b0-%e7%b2%b5%e8%aa%9e-%e5%81%9c%e6%ad%a2%e6%9b%b4%e6%96%b0/
本貼文共有 0 個回覆
發表文章 | 發起投票 | 回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