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Galden學術臺
發表文章發起投票回覆
快必講耶穌: 2025年5月4日 週日講章
快必講耶穌: 2025年5月4日 週日講章

TAMtakchi Fast Beat

https://m.youtube.com/watch?v=iiByT1Wv8PM

May 4
2025

#牧羊人
#羔羊

【牧人即羔羊】

整個復活節期,我們都讀啟示錄、使徒行傳同約翰福音這三卷書, 我哋hashtag #牧羊人 #羔羊 #初期教會的苦難 。復活的主堅固使徒不要害怕,因為愛比死更堅強,復活戰勝了死亡,對於獄中的政治犯也大有鼓勵。初期教會的信徒被濫捕濫告,送去競技場被猛獸撕裂,或者釘死十字架,最好的死法係斬頭,要堅持信念,身體係要受苦,被撕開,像聖餐時的餅;要堅持信仰,血要流出來,像聖餐時的杯。信仰群體若不覺得受苦,是因為實在適應世界的權勢,適應得太好了。

大牧羊人耶穌基督走在人的前頭,成了痛苦殉道苦難死亡的先行者,學生不能高過先生,他也成了首先復活的人,成了所有睡了之人初熟的果子。他是牧羊人,同時也是被殺的羔羊,他被殺時是沉默的羔羊,那是真理的沉默,表面上好像政權得勝了,但也可以悲壯地說,當權者殺死真理的時候,也是它自己宣告自己終結的時候。

耶穌基督是大牧羊人,同時是被殺的羔羊,被殺時的沉默,但復活後卻要發聲,暴政要耶穌收聲,但佢更大聲,他呼召的牧羊人,接觸他使命的牧羊人,亦要以承受苦難、殉道流血,以生命見證呢位被殺的羔羊,復活後得勝的被殺羔羊。今日我哋睇三位接觸復活主作牧者的教會領袖的故事。三位以不同形式與被殺的羔羊,與復活主相遇。

約翰被放逐到拔摩島,寄咗封信比教會,信入面好多異象,信的目的係要鞏固喺苦難中面對迫害的眾教會,鼓勵一眾信徒要堅守信望愛,好抵抗權勢,我們讀幾節他鼓勵信徒的話,在啟示錄5章11至14節。約翰見到又聽到天使頌讚被殺的羔羊,將權柄、豐富、智慧、能力、尊貴和榮耀都歸給他,歸給被殺的羔羊,本來是對政權對皇帝的一切頌讚,信徒們都拒絕向政權或皇帝奉上,對地上掌權的,不應下拜亦不必下拜,初期教會指向那被殺的羔羊效忠,只諷刺地、反諷地、笑死人地,向那個被釘在十字架上的死囚效忠。有什麼比生命更貴重呢?沒有生命似乎一切也沒有了,信徒們卻可為主捨棄生命;有什麼比生命更貴重呢?信徒們相信復活戰勝死亡,真正的生命是要透過捨去生命才能領受領會。

這種相遇,旁人無法說明的,必須要當事人在面對生命的苦難,在信心的懸崖縱身一跳,to be or not to be的時候,只有當事人才知道。約翰寫下啟示錄的見證,使徒行傳、福音書寫下的見證都不過是見證而已,人必須透過死亡、苦難、被辱被殺,之後才知道何謂真正的生命。葡萄被壓,才得釋放,才釀出新酒。

聖保羅未成為保羅之前,叫做掃羅,是一個純種猶太人,是迫害初期教會的人,壓碎葡萄榨汁的人就是他,他不知道,後來自己也成了被壓的葡萄釀出新酒。在迦拿的婚宴,耶穌行的第一個神蹟,便出好走,後來的新酒比以前的更好,死而復活的新生命,被殺的羔羊終得配受榮耀頌讚、尊貴和權柄。與復活的主相遇,把過去的生命終結,即時以永生復活的能力,建立教會,甚至翻天覆地,震動整個羅馬帝國。保羅,佢係政治神學甚至喺二千年之後仍然在叫喚一班歐陸哲學家,偉大的東西是不會過去的。保羅未叫保羅前,是迫害教會的掃羅,使徒行傳9章第1至20節記下了他與復活主相遇的事。拔摩島上的約翰,看見異象,正在去大馬士革準備迫害教會的掃羅,也在在路上遇見復活的基督,遇到改變他生命的主,是改變世界的一刻,是死而復活,重生的一刻。基督的死而復活,啟動了所有聖靈與他接觸和相遇的人,人生的死而復活。你和我也必如此。

掃羅在往大馬士革迫害教會的途上,被大光照耀,這光是榮光,是路加福音2章耶穌出世時,天使在伯利恆之野地裏向牧羊人顯現的榮光,這光是在耶穌出世時,引領東方智者去馬棚尋找嬰孩耶穌的榮光,亦是登山變像時的榮光,當然也是約翰福音一章光照在黑暗裏,黑暗遮蔽不了的那度啟示啟蒙之光。掃羅在榮光中遇見復活主,問他「為何迫害教會?」今天仍有人不斷迫害守護真理的人,今天仍有人不斷迫害講出心裏真信念、真話的人。「你為何迫害教會?」掃羅不認為自己在「迫害」教會,他認為自己是純正的法利塞派的猶太教徒,是在守護真理,肅清教會內的異端,直到他在大馬士革的路上遇上這異端之後的事,就是歷史了。

跑馬地一間教堂的左右兩側大門口,樹立了兩個雕像,一個揸鎖匙的,叫彼得,即第一任天主教教宗,另一邊站着的叫保羅,天主教叫聖保祿,彼得天主教叫伯多祿,初期教會兩位大領袖,他們兩人相傳一個被斬首殉道,另一個被倒釘十字架殉道,教會是以殉道者的血開始的,不應太適應世界掌權的,但又不能送頭,所以其中所要求的張力是大的,對基督的忠誠,效忠羔羊的寶血,與急於依附世界而獲得的榮耀、尊貴、權柄、頌讚,永遠需要儆醒和督責。

那個清晨,在提比里亞的海邊,十多個門徒準備重操故業,打魚去了。復活的主向他們顯現,吃了燒魚做早餐,那是肉身復活,不是頭七回魂。基督搵彼得,就好似佢搵保羅,要彼得做牧羊人,牧養教會入面的小羊,漁夫捉魚,牧羊人牧羊,牧羊人同時是被殺的羔羊,耶穌是祭司也是祭物,是牧人也是羔羊,信念的守護者同時是為信仰付上生命的人。

「你愛我比其他一切更深麼?」耶穌如此問彼得三次,彼得不像耶穌受苦前那麼自信了,他回答說:「主,是的,你知道我愛你。」耶穌一連問了他三次,給他機會補償,他之前三次否認師傅的遺憾。遺憾,總有修補的可能,遺憾,必須被修補。背叛、錯覺、錯失和死亡的遺憾,必須藉生命復活和重新連結,重新立約立志所修補,是復活新生對過往的修補。耶穌把教會把羊群托付了彼得,並預言彼得這位牧人也會像主一樣成了被殺的羔羊,牧人用自己的生命守護了羊群,守護了信仰。人還能拿什麼換生命呢?若冇可能,那就是信念信仰的拯救了,恰好,在犧牲的同時,展示出那最榮耀、最可貴的信念。我們又回到啟示錄,那權柄、豐富、能力、智慧、尊貴、榮耀頌讚,歸予的是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的羔羊。這一切對我們來說,一方面是安慰,但同時是命運之不可躲避。上年年尾我轉啡衫前,有心理姑娘問我:「命運真的不可改變嗎?」人不是要改變命運,反而應該回應主的呼召並承擔起一切,去作見證。心理姑娘不會明白的,只有在同一心志,為信仰準備受苦的同道才會明白。願主給我們力量回應祂的呼召。願榮耀歸上主~香港。誠心所願。
Good0Bad0
2025/05/06, 10:41:01 上午
引用快速引用
本貼文共有 0 個回覆
發表文章發起投票回覆
請先登入以發表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