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 發起投票 | 回覆 |
快必講耶穌: 2025年4月6日週日講章
快必講耶穌: 2025年4月6日週日講章
TAMtakchi Fast Beat
https://m.youtube.com/watch?v=gce9Yqi5EsA
Apr 6
2025
【誰是凶惡園户】
2025年預苦期第五主日,耶穌繼續串爆所有自以為義,不知悔改的PKHGC,它們使悔改令人感到做作、偽善和作嘔。今日我哋睇「凶惡園戶的比喻」,有權定人罪的總認為需要悔改的永遠是別人。路加福音20章9至20節,耶穌串爆呢班人。
呢個聖經故事嘅比喻,係講一個葡萄園園主,將葡萄園租比園戶,即係租客,自己就去咗外國。到結果子,葡萄收成嘅時候,園主就打發僕人去到園戶嗰度收葡萄,點知個園戶打咗第一個僕人,園主再派第二個僕人去,個園戶又打第二個僕人,如是者,再派第三個僕人去,仍然比園戶打。園主大愛到有啲蠢,居然容忍嗰個園戶,冇派到更惡嘅人去殲滅呢個園戶,佢居然大愛蠢到以為派自己嘅兒子去園戶嗰度,覺得始終係佢嘅兒子,園戶唔會唔尊敬。點知,園戶卻認為,如果佢哋殺咗呢個園主嘅兒子,就可以佔有葡萄園產業,所以把心一橫,殺了園主嘅兒子。
耶穌問那些宗教律法領袖,園主是否應除滅那些園戶,再將葡萄園轉給別人呢?聽見的人,心知耶穌在串爆他們,所以說萬萬不可!耶穌引用詩篇118篇22節,帶出呢個比喻嘅含意。呢一段詩係以色列人得勝嘅偉大詩歌:「匠人所棄的石頭,已做了房角的頭塊石頭。」即係防角石,而所謂防角石,也是奠基石,通常係建築物中最大、最堅固、最精細的一塊,連接牆垣的,是支持和穩定全橦建築物,並且有定位、定向嘅功用。
從耶穌進入耶路撒冷嘅時候,佢就演示了呢一句詩,現在藉着佢宣告被棄的石頭就是那塊防角石,從而使呢個演示達到了高峰。彼得喺耶穌被殺和復活之後,用咗同一篇詩篇嘅訊息,喺街站向人宣講,在使徒行傳4章11節和彼得前書2章1至8節都有指出,耶穌就是那塊房角石。兇惡園户嘅比喻,就係衝住嗰班自以為義,卻不肯悔改,一味叫別人悔改的以色列領袖而來的。自己不悔改,卻一味定別人罪,使別人坐冤獄的律法領袖,上主差遣先知來呼籲以色列人忠心,但他們卻擊打先知,用石頭打死他們,記得上個月我們講過一篇「先知必定不得好死」的講章嗎?
差遣先知後,上主差遣他的獨生子來,但惡人連他兒子也拒絕,因此上主的國度將會從他們中間被奪去,再給予那些會在國度中結果子的人,仲有被這石頭絆倒的人將會跌碎,而這石頭丟在誰身上,就會將那人砸得稀爛。祭司長和法利賽人明白他們自己就是那「拒絕之人」,他們仍不肯悔改,相反,他們要捉
TAMtakchi Fast Beat
https://m.youtube.com/watch?v=gce9Yqi5EsA
Apr 6
2025
【誰是凶惡園户】
2025年預苦期第五主日,耶穌繼續串爆所有自以為義,不知悔改的PKHGC,它們使悔改令人感到做作、偽善和作嘔。今日我哋睇「凶惡園戶的比喻」,有權定人罪的總認為需要悔改的永遠是別人。路加福音20章9至20節,耶穌串爆呢班人。
呢個聖經故事嘅比喻,係講一個葡萄園園主,將葡萄園租比園戶,即係租客,自己就去咗外國。到結果子,葡萄收成嘅時候,園主就打發僕人去到園戶嗰度收葡萄,點知個園戶打咗第一個僕人,園主再派第二個僕人去,個園戶又打第二個僕人,如是者,再派第三個僕人去,仍然比園戶打。園主大愛到有啲蠢,居然容忍嗰個園戶,冇派到更惡嘅人去殲滅呢個園戶,佢居然大愛蠢到以為派自己嘅兒子去園戶嗰度,覺得始終係佢嘅兒子,園戶唔會唔尊敬。點知,園戶卻認為,如果佢哋殺咗呢個園主嘅兒子,就可以佔有葡萄園產業,所以把心一橫,殺了園主嘅兒子。
耶穌問那些宗教律法領袖,園主是否應除滅那些園戶,再將葡萄園轉給別人呢?聽見的人,心知耶穌在串爆他們,所以說萬萬不可!耶穌引用詩篇118篇22節,帶出呢個比喻嘅含意。呢一段詩係以色列人得勝嘅偉大詩歌:「匠人所棄的石頭,已做了房角的頭塊石頭。」即係防角石,而所謂防角石,也是奠基石,通常係建築物中最大、最堅固、最精細的一塊,連接牆垣的,是支持和穩定全橦建築物,並且有定位、定向嘅功用。
從耶穌進入耶路撒冷嘅時候,佢就演示了呢一句詩,現在藉着佢宣告被棄的石頭就是那塊防角石,從而使呢個演示達到了高峰。彼得喺耶穌被殺和復活之後,用咗同一篇詩篇嘅訊息,喺街站向人宣講,在使徒行傳4章11節和彼得前書2章1至8節都有指出,耶穌就是那塊房角石。兇惡園户嘅比喻,就係衝住嗰班自以為義,卻不肯悔改,一味叫別人悔改的以色列領袖而來的。自己不悔改,卻一味定別人罪,使別人坐冤獄的律法領袖,上主差遣先知來呼籲以色列人忠心,但他們卻擊打先知,用石頭打死他們,記得上個月我們講過一篇「先知必定不得好死」的講章嗎?
差遣先知後,上主差遣他的獨生子來,但惡人連他兒子也拒絕,因此上主的國度將會從他們中間被奪去,再給予那些會在國度中結果子的人,仲有被這石頭絆倒的人將會跌碎,而這石頭丟在誰身上,就會將那人砸得稀爛。祭司長和法利賽人明白他們自己就是那「拒絕之人」,他們仍不肯悔改,相反,他們要捉
本貼文共有 0 個回覆
發表文章 | 發起投票 | 回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