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Galden時事臺
發表文章發起投票回覆
法國袁國勇? - 馮睎乾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com/lifestyle/columnist/%E9%A6%AE%E7%9D%8E%E4%B9%BE/daily/article/20200407/20895064/

法國袁國勇? - 馮睎乾



四月四日,法國某電視台播出中國人「深切悼念新冠肺炎疫情犧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畫面時,一名法國佬突然以畫外音評論:「他們在埋葬寵物小精靈。」(Ils enterrent des Pokémons)爆肚的是記者Emmanuel Lechypre,中文媒體譯其名為萊希普雷,我覺得不妨按粵音譯作「李晒普」。

李晒普此言一出,全世界馬上炮轟他「種族歧視」。李先生隨即道歉,承認講了「不當言論」,「還以為話筒關掉了」。道歉後第二度捱罵,許多法國人指他文過飾非,把「種族歧視」輕描淡寫偷換成「不當言論」。「還以為話筒關掉了」,即表示關掉就沒問題?毫無悔意,罪加一等。

香港網民的反應,跟法國人大相逕庭,完全反映了文化差異。很多港人看了新聞,不但未像法國人般暴跳如雷,反而笑吟吟讚美李晒普,甚至稱他為「法版袁國勇」(理由是「講完真話再道歉」)。這種反應無論認真與否,我都不敢苟同。袁醫生講的是專業意見,關乎社會利益;李晒普講的是毫不專業的廢話,徒添紛爭。兩者判若雲泥,豈可相提並論,拿他侮辱袁國勇?

李晒普無疑口臭涼薄,理應譴責,至於是否「種族歧視」,我則不敢妄下定論。很多人喜歡以「種族歧視」指控他人,往往因為這頂帽子夠大也夠順手,不代表他們了解種族歧視,或懂得運用這個名詞。即使出名擅長思考的法國人,如果你有留意他們平日如何運用「racisme」(種族主義)此字,就知道很多也是似懂非懂,背離原義甚遠。

那些偏離原義的用法,基於約定俗成,字典也收錄了,慢慢成為「標準」,例如二○○四年版《小拉魯斯字典》(Le Petit Larousse)的「racisme」一條,第二定義為「針對特定類別人士的系統性敵視」(Attitude d'hostilité systématique à l'égard d'une catégorie déterminée de personnes),例為「針對年輕人的racisme」(Racisme envers les jeunes),明顯跟「種族」無關,也照樣叫「racisme」,你說是否亂七八糟?

順帶一提,儘管很多法國人隨口大罵李晒普「種族歧視」,但到了正式落筆,聯署要求李晒普辭職時,卻非常謹慎,僅指控他違反《新聞自由法》涉及侮辱言論的第廿九條,而不是援引關於種族歧視的第廿四條。這個被大眾忽略的細節,其實已輕輕點出事件的本質了。

馮睎乾
電郵 [email protected]
Good0Bad0
2020/04/07, 9:40:25 上午
引用快速引用
本貼文共有 0 個回覆
發表文章發起投票回覆
請先登入以發表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