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Galden音樂臺
發表文章發起投票回覆
登峰造極之嘆 - 邵頌雄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com/lifestyle/columnist/%E9%82%B5%E9%A0%8C%E9%9B%84/daily/article/20191116/20807129/

登峰造極之嘆 - 邵頌雄


港樂HK Phil圖片

上月讀到香港管弦樂團榮獲英國老牌古典音樂雜誌《留聲機》(Gramophone)2019的年度樂團大獎(Orchestra of the Year),表揚港樂去年於灌錄唱片所表現的卓越成就,實在可喜可賀。然而,此消息在現今的動亂環境下,未受關注,傳媒報道也少。

對於這段喜訊,實在百感交集。原因不在於我熱愛古典音樂,而在於其背後的象徵意義。

香港管弦樂團前身為中英管弦樂團,成立於1947年,其歷史可參考朱振威先生的網上文章〈百年神話是怎樣煉成的〉。文章提到樂團只有70年歷史,至於說樂團雛型於1895年已成立之說,朱氏的研究則謂欠缺史料支持,類同「神話」。有關其發展歷史,於此不贅。但我感慨的,是港樂作為中西文化交流的結晶,歷練七十載,竟於硝煙四起的今天,力壓柏林國家交響樂團、倫敦交響樂團、波士頓交響樂團等九隊「超級班霸」,通過全球一人一票的公平選舉,獲頒這個「古典音樂界的奧斯卡獎」。

獲獎的錄音,是港樂於荷蘭指揮家梵志登(Jaap van Zweden)棒下演出華格納《指環》四部曲的現場錄音,以音樂會形式分年呈現《萊茵的黃金》、《女武神》、《齊格菲》、《諸神的黃昏》,歷四年完成,錄音達15小時,由拿索斯(Naxos)發行。可惜自己一直無緣在港親身感受此浩瀚壯舉,但喜歡古典音樂的朋友已一直分享他們的讚嘆。如黃牧老師便認為港樂的演出水準,比倫敦交響樂團尤佳;李歐梵教授,也發表過一篇題為〈登峰造極梵志登·港樂的《萊茵的黃金》〉,結語謂「他領導港樂更上一層樓,不僅是港樂也是香港所有樂迷之福」。

梵志登是舞台上的巨人,港樂有緣在他的鞭策下蛻變為一隊世界級的頂尖樂團,實屬萬幸。如此傳奇,隱然透射了香港以中西文化交融而磨合出傲視全球的成功歷程。如今的港樂,由梵志登銳意注入近乎柏林愛樂的音質,具備大開大闔的架式、深邃嚴謹的風格,正是華格納音樂的絕配。

香港大學的校歌,包括以下這句歌詞:「西來新學傳逾博,從此文瀾賴汝榮」。香港過往的成功,幾乎可由此總括。港人努力憑着中國文化中謙厚勤奮的特質,努力與西方文明融合,以超過一世紀的時光建構出這顆獨具韻味的東方之珠。所謂薈萃之都,香港這個彈丸之地孕育出別具特色的中華文化、法制文化、殖民地文化,不論美學建構、飲食品味、電影風格、文學氣魄,都散發出別一番的姿彩。

今天港樂的殊榮,勾起不少過往「香港之最」的回憶:香港國際機場獲選二十世紀十大建築之一、李麗珊於1996年阿特蘭大奧運會破浪奪金、蝙蝠俠也駐足過的全球最長戶外電動行人電梯、全球最古老雙層有軌電車、全球最多摩天大廈、全球最大型燈光音樂匯演等,都是文化交匯的難得成果。

[orange]這幾個月的香港,卻由一位年年考第一的創造出新一輪的「全球第一」,包括二百萬人遊行上街的世界紀錄、中文大學成為全球首個發生大規模警民鬥爭的校園戰場,大概也保持於民間狂放催淚彈的最高紀錄。[/size=5][/orange]聽來心酸,與港樂獲獎的消息對比,反差更大。

梵志登2012年來港後首度與港樂合作,適逢為國慶音樂會,第一首演出的是《義勇軍進行曲》,據樂評家周光蓁博士說:「短短一分鐘的音樂,演得乾淨俐落,莊嚴但富音樂感,引來全場站立聽眾自發熱烈鼓掌」。此情此景,恐怕難以再現。

邵頌雄
電郵 :[email protected]
Good0Bad0
2019/11/17, 10:11:59 晚上
引用快速引用
本貼文共有 0 個回覆
發表文章發起投票回覆
請先登入以發表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