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Galden時事臺
發表文章發起投票回覆
北望神州的港珠澳大橋,韓國媒體如何報導這大白象基建?
香港在加速「#大陸化」,是無庸置疑的事實。千億基建港珠澳大橋的開通,看似是能夠讓香港與鄰近的澳門及中國城市連接,交通及旅遊上較為方便,但整個基建為了向北看的同時,就是擁抱著自我矮化的「大灣區」核心價值。最近韓國媒體亦有集中報導港珠澳大橋的開通,不過對於他們的報導方式還是有點失望,報喜不報憂的報導方式,讓其他人未能完全了解港珠澳大橋背後的爭議及負面影響。

若觀察多間韓國主要傳媒的報導,無論在網上及電視上,均有對港珠澳大橋進行報導。韓文中港珠澳大橋以漢字為基準,譯為강주오 대교,或以홍콩-주하이-마카오 대교作為全稱。大部份報導的第一段都以「世界最長」的跨境大橋作為焦點,並集中講述這條大橋能夠在30分鐘至一小時內通往三個地方,成為中國大陸內最長及最先的跨境大橋。在韓國媒體眼中,習近平出席開通儀式,只宣布一句開通,亦成為了韓國傳媒報導此事的其一焦點。從各媒體報導的首段看來,這海外事件中最矚目的,就是一條所謂「具突破性」及「前瞻性」的通往三地的大橋。

當然,香港及澳門作為韓國人旅行中頗受歡迎的地方,不少韓國媒體亦爭相報導港珠澳大橋開通後,乘坐旅遊或穿梭巴士的費用,部份傳媒更利用了接載遊客的「港澳一號」的照片報導來往港澳或珠海的費用及詳情。這顯然在旅遊上,韓國媒體直接為香港及澳門進行宣傳,讓韓國人感受到來往兩地旅遊被昔日多一項選擇。

不過,作為本地人,固然知道不少港珠澳大橋存在的問題的爭議。究竟韓國傳媒有否對大橋背後的問題作出描述?有的,不過令人失望。

根據個人的搜尋,大橋問題篇幅佔最多的,已是KBS新聞。該新聞提及到此大橋存在環境破壞的問題,還有豆腐渣工程,不過只是有一句提及,並沒有作出詳細的報導。但值得一提的是,KBS記者有對香港「大陸化」作出描述,認為香港進行這基建工程,是加速「中國化」及融合,對於保障一國兩制中賦予的自治權存在質疑。而KBS的表述已是眾多篇關聯新聞中最令人滿意的。另外一篇來自韓國媒體「亞洲經濟」的報導則差強人意,利用了建制派常說的話作報導,該報導上表示港珠澳大橋是一國兩制下三地首次合力建造海上交通的大型工程,是有極大意義。顯然,引用這句話時不太理解一國兩制的意思吧。

首先值得批評的是,報導沒有直接引用數據表示一個看似提供便利的大型基建,用了多少公帑才成事。大橋「大白象」的性質被韓國媒體完全輕描淡寫。原定於2016年底完工的港珠澳大橋,工程上卻出現嚴重延誤,而且更因出現超支需要政府作出撥款,款項竟是1177億港元,千億向北的基建實在是當之無愧,花費眾多金錢,但韓國媒體中卻未見對此超支作出報導,去讓讀者更掌握港珠澳大橋如何成為一個無底深潭。

第二,港珠澳大橋根本是一項「血汗工程」,韓國傳媒卻沒有報導工業傷亡事件如何被掩蓋。直至2017年3月,港珠澳大橋的工程已造成10人死亡,600 多人受傷,但政府不但沒有作出糾正,還放任建築公司自行決定處理方式。至今,死傷者家屬還未得到一個正式的交代,皆因香港的政府部門與承建商朋比為奸、相互包庇。這些與韓國國情相似的爭議,沒有報導真的是令人失望。同時,成為國際笑話的「仙女散花」人工島都沒有被韓國傳媒報導,世界各地上的人工島從未出現過周地散開的防波堤,偏偏在港珠澳大橋上發生,這些都沒有報導絕對是令人失望的。

以上是綜合我對韓國傳媒報導港珠澳大橋的搜索及分析,或許未必完全與事實相符。不過肯定的是,韓國傳媒沒有對大橋的負面事件作出詳細及完整的報導,而且未能讓韓國人理解整個工程如何挑戰香港的法治地位及社會問題。



http://menjap.com/2019/01/%E5%8C%97%E6%9C%9B%E7%A5%9E%E5%B7%9E%E7%9A%84%E6%B8%AF%E7%8F%A0%E6%BE%B3%E5%A4%A7%E6%A9%8B%EF%BC%8C%E9%9F%93%E5%9C%8B%E5%AA%92%E9%AB%94%E5%A6%82%E4%BD%95%E5%A0%B1%E5%B0%8E%E9%80%99%E5%A4%A7%E7%99%BD/?fbclid=IwAR1oV90ZbYKGPwv_JppDiNrhpqG5PGVcFh6WJe3EWQuXLt4dB3JyAf8J52k
Good0Bad1
2019/01/04, 2:44:03 下午
引用快速引用
本貼文共有 2 個回覆
#12019/01/04, 2:50:35 下午
引用快速引用
#22019/01/04, 2:50:43 下午
引用快速引用
發表文章發起投票回覆
請先登入以發表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