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Galden時事臺
發表文章發起投票回覆
【讀書好】借題發揮 別有用心的一株毒草 - 劉細良
【讀書好】
今天介紹一本我自己的書,書名叫《細良好讀》,是將這些年在此的書評文章輯錄成書,交予次文化堂彭志銘兄出版。

文化人面皮薄,推薦自己的作品,恐受人非議。我的看法剛好相反,出版業在香港受到雙重打擊,一是科技革命影響傳統書業,二是黨營出版集團壟斷香港書的零售市場,獨立中小企出版生存困難,隨時面臨封殺命運,所以更應利用僅存的機會作宣傳推介。廿一世紀是資訊革命的時代,Google大神及網絡無遠弗屆,人人只花上三十分鐘搜尋,都會認為自己是某方面某個議題的專家,不用再花時間看書,但實情是否這樣呢?網絡上資料多的是,但不代表是知識,「懶人包」可以幫助大家短時間掌握問題,但若要更深入思考,還需要閱讀有關的硏究書本。
老兵不死
自八十年代念大學開始,自己一直在做書,今天我稱之為「知識策展人」工作。那時剛遇上胡耀邦執政,中共開始自由化,當時最先是引進西方科學哲學作品,包括Karl Popper的《猜想與反駁》、《開放社會及其敵人》,他的政治立場清晰,批判歷史主義,捍衞開放社會,對馬克思哲學和歷史學說作出的最徹底的否定。Karl Popper科學哲學打破馬克思歷史唯物論對大陸知識人的思考囚禁,也掀起了思想自由化運動,隨後大量有影響力的叢書面世。四川人民出版社的「走向未來叢書」,今天貴為中共第二把手的王岐山,就是這叢書的編委,這套書反映了八十年代自由化運動的精神面貌。這時我就是做「水貨書」生意,全國搜購有水平的內地簡體字繙譯版本,批發予香港的文星硂青文等書店,也承包了各系會屬會在校內的書展活動。從那時起,我就深信觀念可以帶動社會變革。

九十年代離開了學術之路,投身本地民主運動,一邊工作,一邊書寫對變動中的香港政治,也開始寫旅遊文章,成為了作者。還記得當時呂大樂兄為我出版第一本關於香港選舉與議會政治的作品,他曾經說過在香港做出版注定是賠本,一來難物色作者,二來市場細,最後賺到的只是一堆存貨。結果,呂大樂忠告沒有聽得入耳,與朋友們辦起自己的出版社《上書局》來,出版自己的書,遇上九七後董建華的管治大失敗,本地的政治及文化書開始受歡迎,然後再辦起書評雜誌《讀書好》,一晃眼,就是十年了。
只是凋零
自問不是一個充滿使命感的人,只是做自己有興趣的事,但出版業關乎思想自由,就如礦坑內的金絲雀,當坑內煤氣味充斥時,最先焗死的就是金絲雀。二零一二年香港政治形勢出現急變,左風?列。出版社因為一本叫《我佔中》的書而被黨營書店集團退貨,書本發不出去,存貨堆積如山,最後辦的書評刊物也失去了贊助者,山雨欲來風滿樓。幸好還有《蘋果日報》,我將書評在報章發表,每星期介紹一本書。我從來不是個嚴肅的書評人,以書論書,昔日念宋明理學,對陸九淵的「我注六經硂六經注我」有點思考,我注六經,是去考據推敲原作者的意思,解通來龍去脈,而六經注我,則是借六經文字來表達演譯自己思想,今天說法叫做指桑罵槐硂借題發揮硂別有用心,內地就叫做用心險惡的一株毒草,封建帝制時代就叫做罔議朝政硂蠱惑人心。明乎此,讀者就不要批評我選書偏頗,行文多歪理及愛斷章取義了。

流亡作家馬建說不論作者意圖如何,所有文學都是政治的,其實,書評也是,你選擇那一本書,評論所存在的脈絡,背景,背後全部都是關乎政治。
撰文:劉細良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com/lifestyle/special/daily/article/20181116/20546937

所以就屈人返工日日如是好悶
Good0Bad1
2018/11/17, 10:24:17 上午
引用快速引用
本貼文共有 1 個回覆
#12019/02/27, 12:09:03 凌晨
引用快速引用
發表文章發起投票回覆
請先登入以發表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