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Galden吹水臺
發表文章發起投票
開店屍姦?閉店屍姦?恥笑以外的文化思考

https://www.facebook.com/REFRACTHK/photos/a.847705552074604.1073741828.783856798459480/1028657910646033
韓國有商場錯誤地將開店時間、閉店時間寫成了「開店屍姦」和「閉店屍姦」,引發華文地區一輪瘋狂恥笑,形容為「有屍殺列車還不夠重口味,還要來場屍姦」,頓時成為廣泛流傳的Meme。其實,韓語詞彙的同音問題相當嚴重,類似的文字笑話在韓國見怪不怪,某程度上,亦是韓國廢除漢字的後果。

踏入二十世紀開始,亞洲多國相繼出現是否應該廢除漢字的爭論,包括日本、韓國、越南等國,甚至連中國亦不例外。新文化運動期間,魯迅就曾經提出「漢字不滅,中國必亡」的說法;為與蘇聯接軌,中共政府亦曾有「漢字拉丁化」的計劃。廢除漢字最終並未實行,取而代之的,就是現行的簡化字計劃。

二次大戰後,佔領日本的盟軍曾一度認真考慮廢除漢字,但最終並未實行,現時漢字更被視為日本傳統文化之一。越戰結束後,越南正式廢除漢字,改為全面使用羅馬字書寫越南語;韓國亦於1970年代起,停止學校的漢字教育,並全面以諺文取代漢字,更禁止漢字在刊物、公眾場合中大量使用。

然而,韓文的不少詞彙皆有同音問題,容易引起誤會,在部份特定場合,例如標示人名、法律、文學名詞時,仍要借助漢字輔助。但由於缺乏漢字教育,韓國民間對漢字的認識愈來愈少。

不少人認為,廢除漢字雖然對韓國人日常溝通不成太大影響,卻令韓文書寫的傳播更顯困難,容易造成溝通誤會,甚至有人主張廢除漢字削弱了韓國人的語言、閱讀理解——甚至是思考能力。

廢除漢字政策由朴正熙執政期間推行,當時人民並沒有選擇權,韓國民主化後,日漸出現主張恢復漢字教育的組織,例如1998年成立的「全國漢字教育推進總聯合會」,他們認為應該仿效日文,以漢字輔助韓語,並在小學恢復漢字教育。同時,亦有以韓國教師工會「全國教職員勞動組合」為首的「反漢字派」一直反對漢字教育。雙方至今仍然爭議不下。

朴槿惠執政期間,韓國教育部曾一度打算在小學增設漢字教育,但新總統文在寅上台後,又再次放棄了這項政策。重新推行漢字,在韓國似乎是未竟之路,與「開店屍姦」同類的玩笑,也許仍會不斷出現。
Good0Bad1
2018/07/14, 12:44:53 凌晨
本貼文共有 0 個回覆
此貼文已鎖,將不接受回覆
發表文章發起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