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Galden時事臺
發表文章發起投票
點樣決定買 (& read) 一本書
現實中,
1) 見到一本書, 書名吸引, 拎起睇下底面介紹,
2) 再喺中間掀一頁睇, 讀得幾頁覺得正路,
3) 掀返去睇目錄, 搵多兩段睇下, 內容豐富, 價錢唔太貴就買

另一路就係睇書評, 但最好可以親自睇過內文
youtube 好多 Book haul, 一條女響度 sell 書 -- 佢地似乎真係一月睇幾十本書

揀擇D, 就睇下邊間出版, 外國大出版社普遍唔會太差
直接外文 (英文) 或翻譯書, 通常好過中文原創

當然, Pearson Education 五年前就整過一次 Pineapple-Gate (頗有學撚測驗/ T-SA 味道)


內容唔深, 講日常嘢, 幾個鐘或者一晚多D睇完 -- 香港人寫嘅書, 通常係呢個水平
外國嘅書襟睇D, 即使你讀中英文一樣快


「織田信長」, 香港讀成長幼有序嘅長 -- game 撚幾乎 100% 咁讀
但佢都唔係長子
又唔係郵政局長

有冇可能係讀長久嘅長?

武田信玄, 織田信長, 北條氏康, 連續讀幾個名, 自然就讀成後者

有冇辦法從日文論證?
定係根本喺日文之中都冇分/ 冇辦法分?


現代世界寫書唔會用五千字寫晒要點
一來要解釋畀蠢人聽
二來無論為賣紙定偽.學術都要有一定厚度 (就係咁膚淺)

所以隔好多年重新出版, 總要加多段, 狗尾續貂
金庸 )

任何鉅著, 佢真正主打嘅重點, 又或者某一讀者最欣賞嘅, 都只係其中一段精華
任何書都係

左膠最多假理論、教條
扮專家最需要 jargon
支那人九成只有意見或喜好, 多數講唔通, 同左膠冇乜分別

當中水份最重就係一般教科書, 為夠厚而扯埋無聊嘢落去, 實在應該將 notes 釘成書去賣


睇書係應該盡量睇晒, 但唔好去到強迫自己嘅地步
速讀、跳頁都睇唔落去, 冇趣味到咁, 咁不如睇下第二本

為工作或實用需要而睇就惡得講
私人時間無謂強迫自己

唔計嘥咗買書嘅錢 (當中一部份), 轉睇第二本更好嘅書, 得益更大
正如套戲好爛, 不如閃出去行下街好過

幾十蚊 vs. time & satisfaction

讀完嘅書必然會過濾, 無論係記憶、吸收定收藏, 人人都有自己一個 list
Good0Bad1
2017/03/08, 5:36:06 下午
本貼文共有 0 個回覆
此貼文已鎖,將不接受回覆
發表文章發起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