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Galden時事臺
發表文章發起投票
宋朝對外族有冇得打?
現實中係輸晒, 輸到亡族, 由「儒奴」變「韃奴」, 由「自賤」淪為「禽獸以下」


所謂「歷史冇如果」, 係指唔能夠假設單一事件嘅結果改變就改變晒全局, 問題係忽略晒其他因素

批評某人做得不善, 其實已經暗示用其他做法會得出較好結果. 只係唔能夠講出仔細結局.

完全唔准講如果, 咁亦冇辦法喺歷史中汲取教訓, 一切訴諸天命天意, 自暴自棄, 更加反智反思考


單講宋朝喺政制、軍制、軍備三點上有冇可行嘅改善辦法, 唔要求超越時空嘅進步, 係咪已經做到最好? 憑理性討論

係冇需要假設之後會點會點, 呢D應該留畀小說去寫

小說要加鹽加醋, 腥色, 煽情, 鋪排, 賣弄, 穿鑿附會少不免


宋朝政府唔係做得太差, 只係對手太強

可惜從一開始, 或者因為趙匡胤本身透過叛逆而上台, 或者因為唐朝被節度使顛覆, 因而刻意傾向「強幹弱枝」, 認定屬下武將有異心

雖然經濟與科技唔錯, 但冇途徑獲得重用, 皇帝淨係聽文官腐儒唆擺


寫小說初頭一定要切合真正歷史, 然後解釋得到, 點解會有分歧點, 而最後點解又得出現時所知嘅歷史, 點解小說事跡冇被正史記載, ......

好老實, 黃易自圓其說嘅本領, 已經超越金庸


宋朝唔應該捧文官, 文學之事應該留畀民間, 最多係私人出錢包養文學家、藝術家 -- 同現實中中國相反, 奪權上台嘅皇帝私下包養「國師」, 政府則動用龐大公帑供養文棍. 公私顛倒.

尤其儒家反思考, 冇知識, 相當於今日左膠. 咁嘅人佔據整個政府, 唔亡族先奇怪.


宋朝兵制唔係全錯, 募兵有好處. 徵兵好在人多, 但職業軍人需要募兵、出糧. 兩者應該並存.

但宋朝朝廷冇動機去鍛鍊, 用錢請人應該追求精銳, 卻變成追求人數. 唔提高入伍要求, 士兵淨係想出糧, 而政府真係白出畀佢地.

頗似共產黨.


政制之後係兵制, 兵制之後係軍事架構, 戰術、戰略, 武器.

戰略、戰術根本冇去推敲, 只係一味吹水, 龍形虎形, 十足中國舞術.

從最前線嘅武器與戰略出發, 南方冇馬, 冇速度, 可以用牛、水牛代替, 力量彌補速度不足.

鐵甲牛車, 壓土機式闊輪代替窄輪, 四隻牛, 二十人一齊推; 鐵面木身, 箭孔射箭, 上方投擲器, 開門衝出突擊.

宋朝唔係只識玩煙花, 都有嘗試做武器. 問題係黑火藥容易一次過爆炸, 做火箭式推進太難; 做砲則冶鐵煉鋼要求太高. 當時較合理係投擲出已點燃藥引嘅火藥球.

用繩或鐵弓做投擲器有其極限, 會斷. 極限較高係用搖搖板或離心力投擲.


可惜, 世上大部份時間, 誤事嘅係政棍.

以軍事為骨幹, 再用政治去破壞對手為之高明.

喺自己內部搞政治就係自掘墳墓.

好明顯, 支共走向滅亡.

喺朝廷討論軍事, 必有內奸通敵. 唯獨皇帝本身就係大將軍, 喺軍營入面同兄弟討論, 先至守得住機密. 呢樣已經講過.
Good0Bad1
2016/12/28, 10:25:43 晚上
本貼文共有 0 個回覆
此貼文已鎖,將不接受回覆
發表文章發起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