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Galden時事臺
發表文章發起投票
邊個係第一個「海權國家」?
支那人好中意咁分. 海權, 陸權.

堅持要咁分的話, 第一個應該係「真.四大古國」嘅 Mycenaean Greece. 人口、土地唔多, 沿海, 可以航海進攻, 等等. 攻打 Aegean Sea 另一邊嘅 Troy, 似乎唔係關於一個叫 Helen 嘅女人, 而係 Hellespont, 即係地中海、愛琴海進入黑海嘅第一關.

後來重心北移至歐洲大陸, 要陸路行大軍就以第二關, Bosporus 較重要. Byzantine 時代 Constantinople, 妖化後嘅 Istanbul, 亦有相近地理重要性. 後來 Siege of Vienna, Battle of Lepanto, Battle of Vienna 三度阻止妖兵西進.

當中 Lepanto 海戰喺深入希臘半島中間個海灣口發生, 此後依賴風力遠洋船技術發達, 已經唔靠人力划船打仗 (見 AOE 中的 galley, 或較舊嘅西片電影). 點解妖船會喺希臘內灣? 因為 Byzantine 滅亡, 東南歐已經淪陷, 希臘當時喺佢地手中. 戰事緣起又因為一個西方人於 Cyrus 上嘅離岸殖民地受到攻擊; 今日則屬於北塞浦路斯, 為妖人控制.

維也納兩邊山脈, 又係大城市, 當然係兵家必爭之地. 更東面嘅前線係 Belgrade, 當然都打過幾次.

妖兵屢次西進, 點解唔沿黑海北上? 當然有, 手下建立汗國, 沙俄派兵去打過, 正喺 Crimea. 亦正係鹿鼎記中嘅蘇菲亞主政時代. 黑海一向重要, 俄妖一向不睦. 近年發生嘅事, 背後已經有幾百年甚至更早伏線.

當時再向西渡海已經係意大利, 有如古時波斯壓迫希臘, 對內城邦之間互相制衡, 對外聯手抗敵, 平衡到競爭與生存. 兩個時代都係藝術高峰. 香港同邊個結盟? )


支那根本唔會成為所謂「海權國家」, 永遠都係陸權國家, 而且係內向型陸權. 因為政棍於內戰、高壓獨裁統治所得利益遠高於航海遠征. 內戰內行是也. 並唔係強行擴大海軍就得, 貼錢自欺欺人.

更基本問題係 : 二戰後兩樣都已經不合潮流. 任何國家都只能限於自衛, 維護人權係出兵唯一理由.

打工搵錢比侵略有效益, 不論海權式掠劫或打開市場 (建立小殖民地商港為後續), 又還是陸權式派大軍徹底征服鄰國, 同樣會引起全世界聯手抗衡, 得不償失, 而且本身理虧.

二戰睇得好清楚, 只係俄、中尚要滿足暴民殺人慾望.


日本都曾經有過非常短暫, 類似城邦嘅時代, 就係幕末西南強藩對抗幕府軍隊.

「貓貓日本史」講大鹽平八郎, 相對幕府初期最後動亂 (天草四郎時貞), 相隔二百年因為饑荒再起民變, 標誌江戶幕府盛衰起落, 而後來幕府不僅衰弱, 較諸以前更唔體恤民情, 然後一代人時間就覆亡.

戰國曾經引進火器 (種子島) 及洋教 (京極瑪利亞等 Christian「吉利支丹」), 可惜後來被禁, 因為洋教主張凡人平等, 不合當時階級管治. 幕末初期反而流行孔孟, 僅輔以少量蘭學 (荷蘭), 但到得改革派被誅, 且眼見支那本身亦屢戰屢敗, 革命派遂主張完全西化.

改革派似乎唔明, 絕大部份當權派、既得利益集團都拒絕改革. 利之所在. 支那捉貪官, 皇帝係改革派, 官僚先至係當權派、既得利益集團.

德川家族爽快投降, 並無戰至最後一兵一卒, 頗近似英國 Glorious Revolution, 得保性命. 係唔係更無一人是男兒, 要睇時勢, 蘇聯應該改革一下並有秩序淡出, 只係當時人人都心急, 一味諗住打鐵趁熱, 怕遲則生變. 幕府應該更早下台.

支共呢...... 貪婪, 執迷, 唔會深思. 悟性從來都低. 民族性使然.
Good0Bad0
2016/10/25, 5:59:08 凌晨
本貼文共有 0 個回覆
此貼文已鎖,將不接受回覆
發表文章發起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