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Galden時事臺
發表文章發起投票
[兼談粵獨]明日過後: 紅旗下的烏坎
http://afterrow.blogspot.hk/2016/09/Thoughts-on-Woo-Ham.html

紅旗下的烏坎

又有烏坎的新聞傳來,祗是,我們不覺得這次會再有Good Ending。我們必須承認,對於烏坎的動向,我們其實沒那麼「超然」;我們寄望,烏坎人的勇武,能夠引發導致我們獲益的局面——這包括武裝暴動、游擊隊……各種我們可以想像到的情形。

邏輯上似乎如此。相比起北京、天津或者上海的事件,烏坎離我們足夠近。但我們似乎忘了一件重要的事:沒有革命的理論,就沒有革命的行動。那麼,烏坎有「革命的理論」嗎?





看完這三張圖片,我們沒那麼有信心了。也許我們可猜想烏坎人其實也有「胸懷大志」的,但在對外宣傳上,烏坎就是表現得和古代中國的農民沒有兩樣:豁出去和當地的官員鬥,然而卻又表現得對皇帝、朝廷十分忠誠,這固然是一種基於政治張力的自我保護,我沒法說什麼風涼話,因為我和他們都受同一個政權的直接管轄,他朝君體也相同;然而這種「自我保護」,逞論面對政權的無情鎮壓,基本上已無計可施,那片窗戶紙就是要捅破的,但烏坎沒捅破,無論他們的真實想法是什麼,他們的抗爭是斷裂的,和其他地方不能接續的——所有人都在單獨面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壓迫,而他懷疑,在這世上自己到底還有沒有盟友。

這是我們不宜對烏坎寄有什麼厚望的原因之一。第二,烏坎村對廣府系的作用有限,或者說,烏坎對廣府系,並不比烏坎對中國其他地方有更多影響力。這是基於族羣與語言的分佈。我沒去過海陸豐,但根據這個NHK在2012年拍的紀錄片,烏坎人按語言劃分應屬於閩南-潮汕系;烏坎的勝利,首先鼓舞的是文化較接近的福建

因此對於「烏坎要如何纔能成為粵獨契機」之類的問題,我們首先要搞清楚,在「如何」之前,是「能否」的問題。我們說的「粵獨/廣獨/etc...」,基本上是指廣府系的分離主義者;這些分離主義者的動員力,僅能限於同語言的人羣中。客家人另有一套想法——各位不妨探究一下,溫雲超(北風)對廣府(潛在)的敵意達到什麼程度。當然,從他們的角度,那其實並非敵意,他們祗是本能地,抗拒被廣府系統治的將來。

我們老實一點:不要寄望烏坎。他們起來抗爭的動機,是基於土地問題;他們能有效組織的動力,是潮汕人較強的宗族主義(但不是國族)。我們可以為他們祈禱,但不要有寄望。那是矯情的。那反映了我們心底的願望;但我們最終會寄望其他地方,像我們曾經寄望過烏坎一樣。
Good0Bad0
2016/09/15, 12:35:10 凌晨
本貼文共有 0 個回覆
此貼文已鎖,將不接受回覆
發表文章發起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