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 發起投票 |
明日過後: 別了,童年
http://afterrow.blogspot.hk/2016/09/Farewell-our-childhood.html
別了,童年
城邦論是我們這代人所得到的,第一個側重香港利益(據說是)的心智模型。若干年後,黨人們偶然提起陳雲根的名字,即時反應是「呸!乜條死狗仲喺度?」,就像我們今天說,李天命是不是個算命佬那樣。我在旁邊的話,會為他辯護:「你們稱呼他是條死狗;但我要承認,我曾是這位大理論家的學生。」人們聽完,隨即哄堂大笑——然而我不在乎。陳生畢竟過氣已久,這點慷慨,又算得上什麼呢:難道我會因為這句話少忽肉嗎?難道我們的志業會因為這句話被擊潰嗎?
然而,我們要現實一點。距離那個人們都嘲笑他是死狗(而我又仗義為他辯護)的時點還很漫長。我們未搞清什麼是華夏,對華夏場域也不夠警惕,因而竟發生一種怪事,覺得可以用「華夏」擊敗華夏。實際上我們祗要想到,自己要負責修理自己正坐著的凳子,而凳子的腳是壞的……我們便決計要否決這些不合時宜的妙計,哪怕「妙計」被說得如何周郎一出手,就能令天下歸安。
我們追求對我們有利的新秩序,但我們注意到前提——再不能因這秩序而輸光老本。華夏是必然會讓人輸光老本的。鮮卑建立了北魏,後來華夏重啟聚合之路,鮮卑人連名字都沒剩下。蒙古沒漢化得那樣深,不過入主一下中原,丟掉了「內蒙古」。清朝大家最為熟悉了,不僅「龍興之地」,連自己的族羣都賠上。
這樣看來,日本的「大東亞共榮圈」,雖則是在梁啟超等人搞了「中華民族」纔來補後手棋,單睇目標本身,其實相當值得借鑑(手段、結果當然是失敗的,下次若中日開戰,日本不會再運百幾萬人在中國登陸拼刺刀)。日本到底是悟出華夏場域會吃人,還是因為國族主義思潮而被迫放棄建立「和朝」,我們不得而知;然而日本人意識到,並自覺推行一套有利於自己,又不同於華夏的秩序。在這個秩序裡,任人擺弄的漢字,由服務於「八紘一宇」的日語、日文,取代了它的神壇地位。
有人可能抱怨這個例子不好。沒錯,日軍在太平洋戰爭中侵略過香港。但總結歷史規律既是一種政治行為,那敵人的敵人,自然有結盟的可能;哪怕是敵人,也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在這紛亂的時代,為了我們所熱愛的一切,我們不得不急速成長。城邦論是件精緻的積木,然而我們已感厭倦,且我們懼怕那些邊說著「你智力唔夠班」,卻拿著支懵仔針想給我們打的白無常。別了,童年!
別了,童年
城邦論是我們這代人所得到的,第一個側重香港利益(據說是)的心智模型。若干年後,黨人們偶然提起陳雲根的名字,即時反應是「呸!乜條死狗仲喺度?」,就像我們今天說,李天命是不是個算命佬那樣。我在旁邊的話,會為他辯護:「你們稱呼他是條死狗;但我要承認,我曾是這位大理論家的學生。」人們聽完,隨即哄堂大笑——然而我不在乎。陳生畢竟過氣已久,這點慷慨,又算得上什麼呢:難道我會因為這句話少忽肉嗎?難道我們的志業會因為這句話被擊潰嗎?
然而,我們要現實一點。距離那個人們都嘲笑他是死狗(而我又仗義為他辯護)的時點還很漫長。我們未搞清什麼是華夏,對華夏場域也不夠警惕,因而竟發生一種怪事,覺得可以用「華夏」擊敗華夏。實際上我們祗要想到,自己要負責修理自己正坐著的凳子,而凳子的腳是壞的……我們便決計要否決這些不合時宜的妙計,哪怕「妙計」被說得如何周郎一出手,就能令天下歸安。
我們追求對我們有利的新秩序,但我們注意到前提——再不能因這秩序而輸光老本。華夏是必然會讓人輸光老本的。鮮卑建立了北魏,後來華夏重啟聚合之路,鮮卑人連名字都沒剩下。蒙古沒漢化得那樣深,不過入主一下中原,丟掉了「內蒙古」。清朝大家最為熟悉了,不僅「龍興之地」,連自己的族羣都賠上。
這樣看來,日本的「大東亞共榮圈」,雖則是在梁啟超等人搞了「中華民族」纔來補後手棋,單睇目標本身,其實相當值得借鑑(手段、結果當然是失敗的,下次若中日開戰,日本不會再運百幾萬人在中國登陸拼刺刀)。日本到底是悟出華夏場域會吃人,還是因為國族主義思潮而被迫放棄建立「和朝」,我們不得而知;然而日本人意識到,並自覺推行一套有利於自己,又不同於華夏的秩序。在這個秩序裡,任人擺弄的漢字,由服務於「八紘一宇」的日語、日文,取代了它的神壇地位。
有人可能抱怨這個例子不好。沒錯,日軍在太平洋戰爭中侵略過香港。但總結歷史規律既是一種政治行為,那敵人的敵人,自然有結盟的可能;哪怕是敵人,也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在這紛亂的時代,為了我們所熱愛的一切,我們不得不急速成長。城邦論是件精緻的積木,然而我們已感厭倦,且我們懼怕那些邊說著「你智力唔夠班」,卻拿著支懵仔針想給我們打的白無常。別了,童年!
本貼文共有 0 個回覆
此貼文已鎖,將不接受回覆
發表文章 | 發起投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