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Galden財經臺
發表文章發起投票
[3年內炒70萬蝗]美媒:中國薪資上漲 富士康將用機械人代替工人
製造業巨頭鴻海科技集團(又名富士康)一直依靠中國的廉價勞動力進行iPad和iPhone的批量生產。現在,這個全球高科技代工企業計劃用數千台機械人來代替人力操作。此舉受到了經濟學家,甚至是一貫持批評態度的勞工權益團體的好評,他們表示這將為鴻海集團節省資金,並能緩解工作上的糾紛。
據美國之音電台網站3月10日報道,台灣的電子製造業代工商鴻海公司在大陸的工廠僱用了約100萬名工人,為世界電子業巨頭組裝產品。但是該公司CEO郭台銘上個月說,鴻海公司將用大約3年時間使70%的生產線實現自動化。他說,此舉將以機器代替人力,提高生產效率。#bomb#

市場分析公司高德納公司的首席研究分析師王菊梅說,自動化是鴻海公司無法避免的一個趨勢。她表示,公司的一部分製造過程要用機械人來替代,這是可以理解的。而且主要供應商蘋果公司也是朝這個方向發展,所以此舉將迎合顧客需求並削減未來的勞動力成本。在未來10到20年,公司不可能只使用人力勞動力。
鴻海公司主席曾在2011年表示,公司將用100萬機械人代替一部分員工。而兩年後,該公司表示將投資4,000萬美元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研究和製造機械人。
報道稱,在中國薪資普遍上漲的情況下,很多國際大企業都將生產線轉移到東南亞,富士康面臨嚴峻的競爭環境。去年中國大陸薪資上漲13%,東部沿海的工廠則出現工人短缺,高昂的生活成本使得很多工人都遷移到便宜但不太發達的內陸城市。以製造業為主的外國直接投資去年增幅很小,只有2%。
台北元大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董事長梁國源說,鴻海這種規模的公司必定需要實現自動化。他表示,鴻海是一個巨大的製造商。在工人短缺和工資上漲的環境之下,公司必須向自動化的方向發展。
使用機械人也將減少鴻海捲入勞工糾紛的可能性。過去五年,工人自殺以及對工作環境的抗議等事件使得該公司名譽受損。現在,大陸工人的就業選擇並不局限於鴻海這類大公司。
總部位於香港的監督組織“中國勞工通訊”的發言人郭展睿說,與過去相比,越來越少的工人想去鴻海公司工作。他說,人們現在希望在學校獲得更高的學位,或是隨着中國大陸經濟多樣化而選擇不同種類的工作。他說,現在再也沒有工人排着長隊想來富士康工作了。很多工人都去其他地方找更好的工作。中國大陸人口增長放緩。越來越少的人選擇離開學校直接去就業。很多人都希望能上更多的學,而也有更多不同於工廠工作的其他就業機會。
鴻海公司拒絕了美國之音對其自動化進程計劃內容的採訪要求。過去三年,該公司以其他方式漸漸撤出大陸勞工市場。
富士康機械人並不單純為了解決工人的問題。在2014年4月的一場媒體見面會上,郭台銘公開表示,即使富士康的機械智能化水平上升,富士康在大陸至少也會保持一百萬員工的數量,“這是最低數值。”富士康的高管也說,機械人的速度當然可以比人手快,但太快的的動作,在實際生產里未必管用。
實際上,3C產品組裝到現在仍然主要依靠人類的雙手,機械人或者別的時髦工業概念要代替它,還有不小的難度。在顛覆性的生產方案出現以前,富士康免不了需要大量的人力,追尋人力資本的窪地不斷轉換。在龍華,iPad打磨的工作可以由機械人完成的,但複雜的布線等組裝工作,依然離不開園區里一群群來自全國各地的,年輕的普工。
不僅如此,年收入高達1,300億美元的鴻海科技公司希望在美國發展,並投資10億美元在雅加達開設了研究與發展中心。該公司還暗示將製造更多自己品牌的電器,包括智能手機和電動汽車。
[hk.aboluowang.com/2015/0311/526382.html/url]
Good14Bad0
2015/03/12, 9:52:07 上午
本貼文共有 0 個回覆
此貼文已鎖,將不接受回覆
發表文章發起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