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Galden影視臺
發表文章發起投票
Side狗戲之飛鳥俠<<觀眾,導演,演員的光影藝術反思>>
笠返個狗盔先 : 以下評論只屬個人見解,不含任何商業因素及利益關係。

飛鳥俠<<光影藝術的反思>>




早前看到飛鳥俠trailer心裡已躍躍欲看,所以見及今日出廟街購得所需物品後尚見時間亦早,滑開電話鎖打開apps,掃掃條目,條目一列就先以飛鳥俠作目標

跳過評分4.7的美國狙擊手,及評分2.6的魔法黑森林,馬上找到評分4.3的飛鳥俠,搜索最近場次亦可謂剛好夠我買好個爆谷餐,準備好看戲的專注力


至於劇情佈落,演員演技,場景建構,剪接技巧,燈光氣氛,場景配樂,拍攝手法,人物化妝等等技術評論,小狗先不作粗淺批評,以免自曝其短,供各位恥笑
這些內容還是大家入戲院慢慢評頭品足吧[/size=1]

那這報告又該說什麼?

純粹是一個小狗看完這套電影的一些反思與觀感

老實而言,飛鳥俠並不適合廣大觀眾,以及攜眷入場的一套電影坐鄰座的情侶在電影中途已經開始互相打鬧 [/size=1]
但對於有電影夢與熱誠的準編劇,準導演,準演員,或深愛電影的資深觀眾(例如我這類雜食性電影觀眾),這套戲背後確實有值得咀嚼的部份

戲中飾演飛鳥俠的背景暗諷現代電影的淪陷,戲中飾演飛鳥俠的演員透視了幕後的悲哀,Riggan Thomson(雷根.湯普森)及Mike Shiner(麥可.夏納) 與 心魔Birdman (飛鳥俠)對比形成一種演員/導演對於自我價值與現實主義的矛盾

同是身於影視界的本狗,對於以上種種感同身受,一種對電影的熱愛卻受現實不停打壓,渴望自由發揮自己與表現自己的慾望形成一頭強烈自卑與迷思的野獸,對戲劇的執著因壓抑變成一種倔強,對於想像力的表達渴求衝出想像世界成為現實的幻覺與聲音,對於感受自己所想要,所愛的變得迷茫

本電影到最後沒有明顯帶出一種解脫的方法,但最後愛瑪史東一個鏡頭表達了Riggan Thomson盡力展現過後一種自我心靈解脫,令心靈得以昇華,離開了稱為現實的牢籠。
Good1Bad0
2015/01/26, 8:24:24 晚上
本貼文共有 0 個回覆
此貼文已鎖,將不接受回覆
發表文章發起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