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 發起投票 |
黃偉民 :《不教污淖陷渠溝》
爭天下的人,都有一個通病,他們的終極目標,其實是爭千秋,要歷史留名。
馬英九一生謹小慎微,一塵不染,為的就是走入總統府,但想不到,最愴惶狼狽的時刻,也在總統府內。
今次台灣的三一八學運,學生佔領立法院,目的,就是阻止台灣與大陸融合 ── 一步都不可以。
北京要收回香港,由八二年開始,出盡甜言蜜語,不惜任何承諾,簽署國際協議,一國兩制,港人治港,五十年不變。
但九七後,十七年來特區香港,全世界都看到共產黨的手段,所有承諾,都只不過是目標為本的手段。最終,只要香港和大陸盡快融合,不惜美玉含污 ─── 因為,提升大陸整體,和香港看齊難;拉低香港,催毀傳統價值,來接近大陸易。
共產黨人,從來都是務實政治,做不到的不想,做得到的可以不擇手段。這就是今日的對港政策。
今日香港,明日台灣。這十七年香港的回歸歲月,看在台灣人眼內,是步步驚心。
台灣,絕不能步香港後塵。一國兩制,是純粹騙局,共產黨猶甚於厲鬼凶靈。
台灣大學生的醒覺,基於與土地為家的觀念。
香港的大學生,在儲夠錢做首期,買一層爛鬼上車盤,才覺得自己有家。但台灣大學生,只要踏足在台灣這塊土地上,已經覺得自己有家 ─── 台灣是我家。
當厲鬼入侵家園,他們拚死護土的本能出現,香港的大學生們,是無法理解想像的。
他們清楚告訴馬英九,國會不依法,他們不離開。
馬英九為什麼要急於通過這個和大陸簽署的服貿協議?
他時間不多。
兩屆總統任期即將屆滿,八年大位,長纓在手,政績全無,怨聲滿國。
以今日他在台灣的民望,離開總統府之日,必如喪家之犬。要前跨一步,只能作歷史之舉。
不和你爭今夕,要和你爭千秋。天下英雄,誰不是這樣盤算?
北京收回香港澳門後,一直劍指台灣。
這個是中國歷史上,唯一成功推行民主政治的地方。成功統一台灣,便成了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和習近平幾代的北京領導人的宿願。
他們何嘗不是爭天下的人,他們何嘗不幻想在歷史上,留下自己的篇章?
但他們把握到的,只有一個連戰。
連家的政治能量,在台灣當然不能小覷。但始終連戰只有一個國民黨榮譽主席的身份。
連戰多次訪華,只能達到國共兩黨再次合作的層次,無法在政治涵義上跨前一步。
馬英九就不一樣。
馬英九,是今日中華民國的在任總統,國民黨現任主席。相當於習近平的黨總書記、國家主席和解放軍委主席,黨政軍三權一身的領袖。
習馬會,醞釀了很久。
這是歷史上一大步,是共產黨吃掉台灣,還是台灣的民主,和平演變大陸?是一場世紀博奕。
地點都初擬好久,在香港還是新加坡。
香港過去地位特殊,中國的土地,英國人的政府,國際城市的身份。幾十年來,國共的不正式碰頭,都在香港。
身份特殊,身懷任務的,一句"上南懷瑾老師處聽經",大家即心領神會。
但自從九七回歸後,香港特區政府,事事請示中央,人人怕開罪大陸,這種地理上的優勢已全失。
台灣方面知道,今日香港已不能,亦不敢作主。所以,作為中間人的角色已沒有。與其通過香港,不如自己找北京。所以,習馬會,不會在香港,只可以在新加坡。
台灣通過服貿協議,拉近了台灣大陸融合的一步,是習馬會的熱身準備。目標,是今年底兩人碰頭。
有了這樣的政治議程,這項協議拖在立法院,就令馬英九焦慮不安了。
服貿協議可令台灣很多行業得益,注意,只是很多有錢人大老闆得益,但大陸人卻進門了。
而且,前題是假設大陸經濟不斷起飛,年年GDP增長8%以上,一旦大陸經濟泡沫爆破,台灣社會要承受摩頂入貨的代價。
當然,最可怕的代價,是招來猛鬼 ── 大陸的目的,不在經濟,而在於社會政治融合,即就是今日的香港。
大陸資金,人口入了台灣,在意識形態上,就是步香港後塵。
充滿政治計算的檯底交易,台灣學生見了,如何不焦慮?
拒絕大陸,經濟上落後於世界形勢;接受大陸,台灣社會即將步步沈淪。台灣學生在兩難之中,堅守本土,一步不讓。
馬英九面對今日的民情,根本無選擇餘地,硬闖,只會輸掉年底的縣市長選戰,輸掉國民黨僅餘的元氣。政治上,他本人已無能向前一步了。
表面上,拒絕大陸,只出於民粹政治,卻失掉經濟上的良機。但歷史天秤,會告訴小馬哥,共產黨走到盡頭,台灣仍是生機勃勃,就是靠學生們,這一點民粹激情。

馬英九一生謹小慎微,一塵不染,為的就是走入總統府,但想不到,最愴惶狼狽的時刻,也在總統府內。
今次台灣的三一八學運,學生佔領立法院,目的,就是阻止台灣與大陸融合 ── 一步都不可以。
北京要收回香港,由八二年開始,出盡甜言蜜語,不惜任何承諾,簽署國際協議,一國兩制,港人治港,五十年不變。
但九七後,十七年來特區香港,全世界都看到共產黨的手段,所有承諾,都只不過是目標為本的手段。最終,只要香港和大陸盡快融合,不惜美玉含污 ─── 因為,提升大陸整體,和香港看齊難;拉低香港,催毀傳統價值,來接近大陸易。
共產黨人,從來都是務實政治,做不到的不想,做得到的可以不擇手段。這就是今日的對港政策。
今日香港,明日台灣。這十七年香港的回歸歲月,看在台灣人眼內,是步步驚心。
台灣,絕不能步香港後塵。一國兩制,是純粹騙局,共產黨猶甚於厲鬼凶靈。
台灣大學生的醒覺,基於與土地為家的觀念。
香港的大學生,在儲夠錢做首期,買一層爛鬼上車盤,才覺得自己有家。但台灣大學生,只要踏足在台灣這塊土地上,已經覺得自己有家 ─── 台灣是我家。
當厲鬼入侵家園,他們拚死護土的本能出現,香港的大學生們,是無法理解想像的。
他們清楚告訴馬英九,國會不依法,他們不離開。
馬英九為什麼要急於通過這個和大陸簽署的服貿協議?
他時間不多。
兩屆總統任期即將屆滿,八年大位,長纓在手,政績全無,怨聲滿國。
以今日他在台灣的民望,離開總統府之日,必如喪家之犬。要前跨一步,只能作歷史之舉。
不和你爭今夕,要和你爭千秋。天下英雄,誰不是這樣盤算?
北京收回香港澳門後,一直劍指台灣。
這個是中國歷史上,唯一成功推行民主政治的地方。成功統一台灣,便成了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和習近平幾代的北京領導人的宿願。
他們何嘗不是爭天下的人,他們何嘗不幻想在歷史上,留下自己的篇章?
但他們把握到的,只有一個連戰。
連家的政治能量,在台灣當然不能小覷。但始終連戰只有一個國民黨榮譽主席的身份。
連戰多次訪華,只能達到國共兩黨再次合作的層次,無法在政治涵義上跨前一步。
馬英九就不一樣。
馬英九,是今日中華民國的在任總統,國民黨現任主席。相當於習近平的黨總書記、國家主席和解放軍委主席,黨政軍三權一身的領袖。
習馬會,醞釀了很久。
這是歷史上一大步,是共產黨吃掉台灣,還是台灣的民主,和平演變大陸?是一場世紀博奕。
地點都初擬好久,在香港還是新加坡。
香港過去地位特殊,中國的土地,英國人的政府,國際城市的身份。幾十年來,國共的不正式碰頭,都在香港。
身份特殊,身懷任務的,一句"上南懷瑾老師處聽經",大家即心領神會。
但自從九七回歸後,香港特區政府,事事請示中央,人人怕開罪大陸,這種地理上的優勢已全失。
台灣方面知道,今日香港已不能,亦不敢作主。所以,作為中間人的角色已沒有。與其通過香港,不如自己找北京。所以,習馬會,不會在香港,只可以在新加坡。
台灣通過服貿協議,拉近了台灣大陸融合的一步,是習馬會的熱身準備。目標,是今年底兩人碰頭。
有了這樣的政治議程,這項協議拖在立法院,就令馬英九焦慮不安了。
服貿協議可令台灣很多行業得益,注意,只是很多有錢人大老闆得益,但大陸人卻進門了。
而且,前題是假設大陸經濟不斷起飛,年年GDP增長8%以上,一旦大陸經濟泡沫爆破,台灣社會要承受摩頂入貨的代價。
當然,最可怕的代價,是招來猛鬼 ── 大陸的目的,不在經濟,而在於社會政治融合,即就是今日的香港。
大陸資金,人口入了台灣,在意識形態上,就是步香港後塵。
充滿政治計算的檯底交易,台灣學生見了,如何不焦慮?
拒絕大陸,經濟上落後於世界形勢;接受大陸,台灣社會即將步步沈淪。台灣學生在兩難之中,堅守本土,一步不讓。
馬英九面對今日的民情,根本無選擇餘地,硬闖,只會輸掉年底的縣市長選戰,輸掉國民黨僅餘的元氣。政治上,他本人已無能向前一步了。
表面上,拒絕大陸,只出於民粹政治,卻失掉經濟上的良機。但歷史天秤,會告訴小馬哥,共產黨走到盡頭,台灣仍是生機勃勃,就是靠學生們,這一點民粹激情。

本貼文共有 0 個回覆
此貼文已鎖,將不接受回覆
發表文章 | 發起投票 |